氧化鎂來源及用途
氧化鎂的用途廣,但是來源一樣非常多樣化。鎂資源在我國不僅以光鹵石這樣的形式存在于青海的鹽湖中,在其他省份亦有豐富的資源。鎂是在自然界中分布廣的十個元素之一(鎂是在地球的地殼中第八豐富的元素,約占2%的質量,亦是宇宙中第九多元素),但由于它不易從化合物中還原成單質狀態,化學性質相對活潑,所以在地殼中多以菱鎂礦(碳酸鎂)MgCO₃,白云石(碳酸鎂鈣)CaMg(CO₃)₂,光鹵石(水合氯化鎂鉀)KCl·MgCl₂·H₂O的形式存在。我國已經探明的菱鎂礦儲量34億噸,居世界首位,其中遼寧省占全國總儲量的85%以上;含鎂白云石資源儲量達40億噸以上,廣泛分布于遼寧、山東、河北、安徽、四川、西藏、青海、甘肅、新疆等省份。
氧化鎂的應用場景受其自身的理化性質和微觀結構影響,主要表現在產品的晶體結構和氧化鎂的活性上。氧化鎂自身的分子結構都是一樣的,不同用途的氧化鎂在于其微觀結構的不同。按其微觀結構大致可劃分為:燒結鎂砂、高純氧化鎂、輕燒粉三類產品。這三類的生產加工溫度由高到低,在高溫煅燒下,不同原料中的碳酸根、羥基等以C02、H2O的形式失去,溫度越高、純度越高。而隨著加工溫度的升高,MgO自身由疏松多孔的不定型結構向結構致密陶瓷化發展,在這個過程中,氧化鎂粉體的化學活性逐漸失去。簡單來說,氧化鎂的微觀結構決定了自身的化學性質。而在很多領域中,是需要氧化鎂的本身的化學活性的。例如,橡膠中做吸酸劑、硫化促進劑;SMC中做增稠劑等。而在另外一些領域中,考慮的不是氧化鎂的化學活性,而是氧化鎂的晶體結構帶來的物理性能。例如,在玻璃中添加氧化鎂,主要的功能是改善玻璃的折光性能,可以將很刺眼的光線轉化的相對柔和;在熒光材料中,氧化鎂可以將電子射線轉化為比較柔和的可見光。而在做手機蓋板玻璃這樣的行業中,則是希望氧化鎂純度越高越好。有的行業希望氧化鎂活性高、有的行業希望氧化鎂純度高,當然也有人希望氧化鎂純度和活性都很高。